考试作弊被抓案例解析

5/5

相信大家肯定经常听说大部分英语语言国家的高等院校对学术诚信规范方面有着非常严谨的评判标准,学术不诚信也有着详细的分类。

比如考试作弊行为一般就会被学校归类于作弊(cheating)或者学术造假这两个违规种类当中,一经举报会产生及其严重的学术后果,甚至收到被开除的处罚结果。

考试作弊是指在考试期间违反考试规定进行抄袭,剽窃,未经老师同意使用电子产品等一系列不正当行为,考试作弊所取得的成绩是虚假的,不被学校所认可的。

学校处理流程

北美高校一般的处理流程为,在怀疑学生存在作弊的可能性后,教授或者助教将整理收集证据,并通知学生对其考试作弊行为的质疑。若情节较轻时,教授有可能直接给出处罚并不上报学校。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教授或助教会直接通知学生案件已经上报给学校学术诚信管理部门。学生会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学术诚信办公室的正式通知邮件,要求学生配合学校调查程序。

学生可以选择直接承认自己的行为,坦白从宽以争取更轻的处罚;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拒绝认罪并和校方据理力争。若最终情况仍不在自己的接受范围之内,可以按照学校流程合理提出申诉。在学生直接认罪的情况中,学校会根据学生违规的严重程度,对应本校的Honor Code给出相关处罚。处罚结果通常从低到高分为:警告、留校察看、停学、开除 四个等级。若学生申诉,在大多数高校,申诉理由需围绕新证据提交、审查程序存在错误、或惩罚太过于严重三个之一展开 。

学生应对方式

大部分情况下,阡陌美国法律咨询不建议学生在面临指控时直接放弃为自己争取正当权益从而选择认罪等待判罚。更有利的选择应当是联系我们积极整理证据,梳理时间线,寻找为自己强有力的辩护点来争取撤诉或较轻的处罚结果。

相关案例

就读于美国大学的W同学在研一的第二学期深感跟不上教授的节奏,学得很吃力。到了快考试的时候,W同学压力非常大。一念之差下W同学动了作弊的念头。在考试的时候,W同学夹带着小抄进入考场被教授当场抓获,立即中止了W同学的考试。教授在考试后上报给学术诚信办公室,办公室给予W同学留校察看(probation)的处分并记录在案。由于该同学不希望在档案上留下记录,咨询委托阡陌公司,希望改变处分结果,在阡陌老师们的帮助下,W同学与学术诚信办公室积极沟通,最终处分降低为警告(warning),并且后续学年中无违反学术诚信行为,则消除记录。

我们的背景

阡陌的联合创始人以及首席法务官 John Fellas,任教于纽约大学法学院,日常工作包括主持NYU的校园法庭,包括学术诚信听证会,对在校学生相关案件有着丰富且独到的经验及视角。外加阡陌团队数十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能够帮助学生在第一时间分析案件的利弊,提供解决方案。阡陌律师团队负责确保每个案件的证据链完整且有效,翻译团队负责辅助完成证据的中英文翻译整理工作。阡陌在近年来有着无数成功帮助同学减轻及撤销学校处罚的成功案例!
欢迎联系我们,免费咨询!

版权所有

本文总结翻译自美国大学官网,详细内容以文内链接为准。
如需转载,欢迎联系阡陌美国法律咨询。同意转载后务必注明出处,谢谢合作。